-
孔子对中华民族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一说到名人雕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孔子,孔子雕塑在校园里是最为常见的了,对于校园中的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我们纪念这位伟大学者的一种方式,同时给莘莘学子起到一个榜样和督促的作用。孔子乃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先祖为宋国贵族,出生于春秋时期,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从小学课本上就可以见到孔子的文章。孔子在当时是最博学多才的学者,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孔庙,里面摆放着孔子雕塑。孔子虽为贵族出身,但并未从小就锦衣玉食,反而过的比较贫苦,但他心怀大志艰苦学习,最终出游各国。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曾修《诗》《书》更著有《春秋》。而《论语》更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
2020/04/28 查看详情 -
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铜狮子
铜狮子就是以铜为材质制作出来的狮子,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艺术中的龙与狮,一个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个是吸收外国艺术而民族化了的,它们胜过许多动物形象,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所用。铜狮雕刻艺术,不仅反映我国劳动人民吉祥的愿望,也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很高的艺术造诣,为华夏建筑增添了一份光彩。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以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但是更多的时候,“铜狮”是专门指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狮子。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这些铜狮子陪伴着沧桑巨变,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已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物。 据《汉书》记载,狮子传入中国是在汉代,自汉武帝
2020/04/28 查看详情 -
装饰着城市景观的人物雕塑
我们走进一座城市或多或少都会见到造型新颖的人物雕塑,可见人物雕塑已经成为一座城市必不可少的景观。在城市建设的公共建筑中适当采用雕塑艺术品来装饰,有花钱少,效果好等优点,好的人物雕塑可能成为永久性的标志。一些城市中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以永久性的可视形象使每个进入所在环境的人都沉浸在浓重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城市的艺术气息和城市的脉搏。人物雕塑起到调节城市色彩、调节人群心态和视觉感受的作用,它作为城市的眼睛,时代的脉搏,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物雕塑大多数放置在城市中的经典和人流集散地等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中,走出了几十年来习惯将雕塑设立在公园等半封闭环境中的误区。一些人物雕塑作品,
2020/04/28 查看详情 -
简述丹顶鹤的几种寓意
丹顶鹤属于鸟类中的社禽类,体型似鹭,嘴长而坚直,色绿,头顶赤色,全身纯白,也有灰色苍色的。下颚、两翼末端或者尾部多黑色。高三、四尺,形貌潇洒,在黑龙江等地繁殖,夏季北归,冬季南去,以小鱼、昆虫及谷类为食。中国古代的人很早便注意对鹤的研究。由于丹顶鹤的形貌出众,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又因鹤舞姿美妙,所以古时候的王公贵胄和文人雅士很爱养鹤以供玩赏。丹顶鹤在中国文学里,是一个很常见的描写对象,有平实的白描,也有加以神化,以至用以象征离别、情义、君子、大志、清高、隐逸、神仙、长寿等。 喷水天鹅铜雕 1.情义,在中国古籍文学里,常常用成鹤对幼仔的精心哺育,象征父母对子女的爱,为了维护子女
2020/04/28 查看详情 -
浮雕在我国古代的发展
艺术从人们生存以来就一直是整个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始先民由于对有些现象无法正确解释,于是产生了原始宗教,他们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原始浮雕艺术也作为祭祀信仰、崇拜观念的体现方式或表达形式而得以发展。山洞中的原始岩画和雕刻,最初表露出浮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原始特征。人类的物质生活,往往到精神上的表现。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狩猎采集生活所接触的自然对象,把它们描绘成平面的绘画,以表达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关切。当人们发明线刻,意欲以岩石等硬质材料固定和保存这些形象时,最初的浮雕便产生了。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了暗影表现法,逐渐由平面形
2020/04/28 查看详情 -
浮雕的风格表现和样式
在古今中外的漫漫艺术长河中,浮雕的样式早已呈现出纷繁多样的面貌。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审美功能的不断提高,浮雕的内涵和外延更趋宽泛。在这里我们根据已经了解和掌握的资料,从浮雕的从属性、空间向及实用性几个方面,对它的表现形式,做一些粗略的划分和梳理,大致可以分为建筑装饰浮雕、表现性浮雕和公共审美性浮雕。 松鹤延年紫铜浮雕 建筑装饰浮雕是指依附于建筑,为配合、适应并装饰建筑表面空间而存在的浮雕形式。根据建筑物的功用性及装饰角度和装饰部位不同而又可以划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和装饰性三种浮雕类型。福雕塑的创作要适应建筑的需要,同时也应该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纪念性和主主题性
2020/04/28 查看详情 -
中小学的校园雕塑有哪些设计原则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拥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未来,中小学生是文化传承的核心,中小学美育教育则承担了传承文化的重任。目前,中小学教育模式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从中小学素质教育开始抓起。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即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在校园里,无时无刻不受到校园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因此,美育教育对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的情境中认识文化、感受文化。中小学校园雕塑作为中小学物质环境、物质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设计应该体现出中小学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美育教育的文化作
2020/04/28 查看详情 -
景观雕塑是景观艺术构成的重要元素
二十世纪以来,景观雕塑已经是景观艺术构成的重要元素,是以艺术的方式记录国家和城市的历史的重要方式。景观雕塑主要包括了设立在室外的,城市公共环境景观中的雕塑作品。它可以分为纪念性的、象征性的、标志性的、陈列性的、装饰性的、趣味性的、商业性的。景观雕塑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可以分为广场雕塑、街区雕塑、步行街道雕塑、公共建筑雕塑、园林雕塑、水景雕塑、地景艺术、雕塑公园。景观雕塑的题材及规模的大小方面,根据特定环境与出资者要求来构思创作。而材料和色彩方面需要有选择和拟定的过程,并按不同空间、景深、环境色彩变化而使用具体材料。如铜、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金属、玻璃钢及综合性材料。从景观雕塑的艺术手法上看,可
2020/04/28 查看详情 -
龙是华夏民族的象征也就是中国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是龙的故乡,“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已有数千年,是从原始图腾文化发展而来的。龙成为华夏民族的象征,也就是中国的象征。“龙的传人”是中国人值得自豪的称谓。中国的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可以说不了解中国龙就是不了解中国文化。龙不是真正存在的而是人们所想象出来的,其形象是夸张的、综合的、虚构的艺术创造,是古代中国人的精神图腾和智慧结晶。宋代学者郭若虚总结“龙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鹿、耳似牛”。这些美好的寓意综合起来就彰显着龙那无与伦比的力量,是动物界的兽力、自然界的天力与人力的完美集合,表
2020/05/10 查看详情 -
关于欧式喷泉的简单介绍
欧洲各国,历史环境、宗教信仰自古与东方国家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情。优雅的居住环境,静谧的乡间小道,雄伟的哥特式教堂,广阔的广场,让每一个游客都能深深感受到欧洲独特的魅力。而各种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喷泉,就是欧洲各国建筑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欧洲的喷泉起源很早,公元前6世纪在巴比伦空中花园中已建有喷泉。古希腊时代就已由饮用水的泉逐渐发展成为装饰性的泉。文艺复兴时期喷泉技术有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喷泉多余雕像、柱饰、水池等结合造景,同时也成为一种艺术雕塑品。有名的喷泉如意大利伊斯特别墅的著名“百泉步道”海豚莱恩托的喷泉水渠。七到十八世纪,喷泉在欧洲城市盛极一时,著名的如法国凡尔赛宫的太
2020/04/28 查看详情 -
什么是雕塑主题的语言特征
从本质上来说,雕塑是以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塑造可视而且可触的多维立体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时代精神,表达创作主题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这使它除了具有一般的造型艺术所共有对形象物质性和具体直观性以外,还具有其他造型艺术门类所难以类比的特殊性。首先,雕塑是可以如实再现在三度空间中展开的现实审美的艺术类型,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来欣赏同一件作品。统一雕塑形象,随着观赏者获得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正因为如此,利用雕塑的这种实体丰富性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以适应欣赏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角度进行欣赏的需要是雕塑创作者必
2020/04/28 查看详情 -
关于古代石灯的简单介绍
我国石灯的发展史,是一幅卷帙浩繁的艺术长卷。在世界尚处于火光照明的历史时代里,我国的灯文化就已经开始享有盛誉。在远古时代,人类渐渐的有意识的固定火源,而这些用来固定火源的辅助设备经过不断改进和演变,也就出现了专用照明的物体,石灯。我国古代的石灯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极具实用性和时代性,许多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的灯具还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秦朝时期灯具铸造极其华丽,两汉时期,灯具制造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对战国和秦朝的灯具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青铜灯具继续盛行、陶制灯具以新的姿态逐渐成为主流外,还出现了铁灯和石灯;从造型上看,除了人俑灯和仿日用器形等之外,还出现了仿动物形灯;从功用上看,不仅有座等,还有行灯
2020/04/28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