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级雕塑企业 重点推广单位

中国20强雕塑企业 315诚信单位

24小时服务热线

150-3119-9663
相关推荐:

雕塑与景观的对话在雕塑公园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0-04-26浏览次数:1628次

  雕塑与景观的对话在雕塑公园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作为以雕塑为核心要素的专类公园,雕塑公园中雕塑与景观空间的关系处理尤为重要。本文从目前一些雕塑公园存在的雕塑与周边空间环境关系不佳等问题出发,以上海静安雕塑公园为研究案例,探讨雕塑公园设计中雕塑与景观空间的对话与互动关系,以期为雕塑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雕塑;景观空间;对话;雕塑公园  雕塑公园最早起源于古代欧洲集中雕塑展览和近代户外雕塑展览。19世纪末,西方现代雕塑艺术开始萌芽,随后从欧洲走向世界。20世纪以来,雕塑艺术从室内走向室外,从少数走向多元,从小众艺术走向大众审美,出现了以雕塑为主题的专类公园。转载请著名出处,玉海雕塑:http://www.yuhaids.com。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全球有影响的雕塑公园达到600座以上,在欧洲国家发展历史悠久,规模较大,数量很多,水平较高;在美国、韩日及澳大利亚,则到20世纪开始出现,发展时间较短,但是速度很快。  我国第一座现代雕塑公园是年建成的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园。在随后的城市发展过程中,雕塑、景观、绿化在城市空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雕塑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现在我国有雕塑公园80多个,雕塑达到几万件,主要分布于沿海和省会城市。[2]总体上看,雕塑公园刚刚起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作品来源较少和艺术质量不高、公园规模特色不鲜明、文化定位不明确以及雕塑与景观环境的关系较弱、综合效果不高等诸多不足。  一、雕塑公园中雕塑与景观环境的关系雕塑在景观塑造中的作用从雕塑公园发展过程看,根据雕塑在景观塑造中起到的不同作用,可将雕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分为雕塑主导景观、雕塑与景观共塑两种类型。

  (1)雕塑主导景观这类关系常出现在较小空间尺度的雕塑公园或雕塑馆,雕塑成为空间景观的核心,主导着整体空间环境。如一些雕塑博物馆为了弥补室内展示空间的不足,将雕塑放置于博物馆外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一个户外空间。以单个雕塑欣赏为核心,周边布置相应的其他景观要素,形成类似室内的展示方式。  (2)雕塑与景观共塑这类关系往往出现在较大尺度的雕塑公园,在此类关系中雕塑仅是整个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雕塑与景观共塑,依存于自然,适应于周围特殊的自然环境,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英国大湖地区的雕塑公园为例,其作品的来源主要为体量巨大、风格迥异、充分利用自然风光的雕塑作品,以及邀请著名雕塑家进行实地考察后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雕塑作品。

公园中小型雕塑放置在建筑周围,大型雕塑放置在群山边际,形成疏密有致、远近变化的层次。尽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人工雕琢,雕塑的布置随地形起伏而有变化,与自然浑然一体,仿佛从大地中生长出来,共同塑造出具有统一审美韵味的雕塑景观。  对话——雕塑与景观的和谐关系(1)雕塑与自然景观对话雕塑公园是利用自然环境来陈列雕塑的场所,雕塑是主角,自然环境和人文空间是形成雕塑艺术空间的主要载体。雕塑要想更好地跟自然景观形成互动和对话,首要考虑如何使山林水泽、建筑景观、自然环境更好衬托雕塑,借助山石、水体、植物,把大自然的壮丽秀美与现代雕塑有机结合,相互映衬。  (2)雕塑与人文景观对话材质的表现是雕塑与景观对话以及空间互动最外在、最直接、最根本的表达手法之一,对材料的合理运用、解构和重组,以及赋予生命,能够体现雕塑本身的文化意义和艺术内涵。

雕塑作品本身抽象或是具象的风格与周围人文环境的和谐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为了营造优美的雕塑景观环境,无论是主题导向、材料导向还是风格导向的雕塑公园,雕塑本身的文化性和艺术性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和自然特色,在时空上反映雕塑公园的主题和文化精神。  二、案例研究:静安雕塑公园案例简介静安雕塑公园是目前上海市中心城区唯一的专类雕塑公园,位于静安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地带,在成都北路和北京西路交界处,西临石门二路,在山海关路以南,北临苏州河,距人民广场公里,占地总面积6.8公顷。园内雕塑作品达百件以上,共分三类:一类是上海雕塑,共计30件;一类是友好城市赠送的雕塑,共计70件;一类是著名雕塑家特意为公园创造的大型特色雕塑作品,共计6件。  主题特色静安雕塑公园的设计理念以雕塑为主题,以景观为主脉。

如何将公园的景观设计和雕塑主题布局有机结合,形成融洽的对话关系,实现展示展览、科普教育、吸引公众三大主旨功能,成为公园设计的出发点。  公园以西方极简主义为设计手法,利用线条、块面、轴线,通过重复、组合、排列等多种方式,形成了雕塑为中心、绿化空间为主体的景观空间格局。在整体布局上,横纵两条景观轴线划分空间主体,上海本地的30件雕塑按照年代顺序排列在主轴线上,形成主要观景路线。两大轴线在全园形成几大空间节点,入口和收头的大片绿色观赏空间成为大型特色雕塑的背景,更好地展示雕塑作品。轴线和道路之间形成的功能片区和大片绿色空间成为友好城市雕塑的安身之地,以自然景观环境为主题,雕塑掩映其中,每到一处,都有不同特色、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雕塑景观,彰显空间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

  景观空间中的雕塑(1)入口广场的点状空间:雕塑主导景观。  一组现代工业感极强的大型钢结构雕塑屹立在公园入口广场。广场采用硬质黑色大理石铺装,周围种植一圈茂密的灌木和乔木,围合成密闭空间,形成欢迎的友好姿态。雕塑的材质与铺装浑然一体,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入口兼具游憩、娱乐、集散的功能。

  这里的雕塑在空间中起主导作用。  黑色的钢结构雕塑以其独特的造型在入口的环境空间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无论空间比例、空间尺度、色彩氛围,还是形态造型,都与周围的杉木与大理石铺地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前文叙述的景观塑造作用中属于第一种,是雕塑主导景观的类型。雕塑本身利用自己独有的气场形成封闭独立的空间,不与周边自然发生联系,仅从实用和美观的角度考虑,实现自我欣赏和主导环境。  (2)七彩花廊的带状空间:雕塑配合环境。  在这里两种铺地材质的衔接和穿插,硬质铺装和软质绿化的分割,形成了不同空间属性在不同界面上的对话关系,并促成人与自然的互动。

雕塑作为空间节点,掩映在丰富变化的自然环境中,乔木、灌木、草坪、地被的多种层次的景观塑造,成为轴线景观的核心塑造手法。在不同的位置放置不同形态尺度的雕塑,成为自然环境的点缀。近距离的关系使得各种雕塑与自然要素融为一体。在不同尺度的景观格局中,自然环境主导着空间,雕塑配合环境来实现景观的塑造。  (3)台地园的面状空间:雕塑与景观共塑。

  南侧入口广场到公园中心广场形成了一条带状的水池轴线景观。曲线形的台地园将两大广场和轴线半包围起来,形成层层抬高的台地景观,台地园放置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牛形金属雕塑。  此处景观是全园雕塑与景观共塑的亮点。火红的塑木雕塑连成一片,位于高大的榉树阵背景墙之前,曲线动感的台地层层推进,形成视觉高度差,同时塑木雕塑又与榉树形态相似而颜色质感不同,形成对比和呼应。此处由雕塑家与景观设计师共同设计完成,达到雕塑与植物交错、相互映衬的效果,形成疏密有致、远近变化的层次。

  自然景观要素的雕塑化静安雕塑公园注重雕塑与景观的对话,一方面,雕塑在景观环境中与自然和谐共生;另一方面,在景观设计中将景观要素雕塑化,成为公园的重要风格特色。水景、绿化、设施和树池,无不呈现出与雕塑共同的特征,在形式上统一对应,内在上认同对话,体现共同匹配的价值观。(表1)雕塑与自然景观的对话静安公寓中的雕塑通过在空间中的定位和环境序列,表达出自我的独特使命和与自然相融的包容力,充分采用并诠释了和谐对话的设计理念,形成与周边植被、水景、光影等自然环境要素很好的对话关系。  (1)雕塑与植被的对话通过色彩和序列得以实现。以色彩对话来说,在草坪中央独置一件体量巨大、色彩明艳的雕塑,并以常绿乔木为竖向背景,形成红色和绿色的鲜明对比;以序列对话来说,植物环绕雕塑,并以廊架、植被、置石、墙体、天空为复杂背景,组成丰富的视觉要素。

  (2)雕塑与水景的对话通过材质和状态得以实现。以材质对话来说,雕塑一般采用金属、石、木等硬质材料,而水作为液态物质,属于软质材料,硬质材料与软质材料相结合,刚柔并济,加强了材质的对比,丰富了雕塑的艺术效果;以状态对话来说,雕塑是静止的,而水景却可以用流泻、喷涌的动态呈现,动静对比与结合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强雕塑的表现力。  (3)雕塑与光影的对话通过变化的视觉效果和由此引发的心理感受得以实现。静安雕塑公园的设计打破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愈发常见的均质围合、均质的光影空间和情感空间,以一览无余的大草坪或小巧的水景园等空间承载雕塑,让光影带给雕塑丰富的视觉效果,带来不断变化的心理体验。  结语  雕塑公园设计通过景观雕塑化、雕塑与植被对话等手法,形成雕塑与景观的对话关系,提高了雕塑公园的整体环境质量,从而可以通过良好的雕塑公园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特色,提高城市的公共空间质量,促进市民的公共生活,并融入现代都市人们的生活,提升当地的艺术魅力和生活品味。

  参考文献:  王馨欣:“中国雕塑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传播研究”,《设计艺术研究》,2011.1。  赵明:“守望佳园——对中国雕塑公园的回顾与反思”,《公共艺术》,2011.4。  贾斯睿:“世界各国雕塑公园巡礼”,《公共艺术》,2011.4。  陶宇:“欧美雕塑公园的三种类型与功能”,《美术观察》,2010.2。  洪泉:“论雕塑公园的发展”,《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9.12。

本文由合肥雕塑公司整理编辑。

相关标签: 景观雕塑 公园雕塑

河北玉海雕塑公司

版权所有:河北省玉海雕塑销售公司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微信

微信/电话同号 150-3119-9663 返回顶部
首页 顶部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