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级雕塑企业 重点推广单位

中国20强雕塑企业 315诚信单位

24小时服务热线

150-3119-9663
相关推荐:

香炉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0-04-26浏览次数:1655次
古时熏香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在贵族阶级和文人墨客的生活当中应用极其广泛,这是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必备的日常用品。所以香炉也是文人墨客家中常备之物。在当时香炉不仅用以美化环境,愉悦身心,还是供神祭祀的重要物品。转载请著名出处,玉海雕塑:http://www.yuhaids.com。

香炉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那时刚开始有鼎,这类物品一般由青铜制成,用以烹煮肉食、祭祀等用,这便是香炉的前身。古时人们把香炉看做对神佛的尊敬和祭祀时的礼器。

到了晋朝,香炉变得比较常见,那时的“博山炉”常用青铜和陶瓷制作,炉体呈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影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的仙山之一的博山而得名,当时传说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博山、瀛洲。

南北朝时期洪州窖盛产香炉,釉色呈青黄色,粗壮结实,下有托盘。到了盛唐时期,开始出现唐三彩之类的香炉,露胎为粉红色、黄褐色彩绘组合,釉自然往下流淌,下为五爪老虎足,显得沉稳熊健。宋代的香炉多出现在贵族之家,当时的皇帝喜好礼器,这时以宋耀州窖香炉最为有名,出产的香炉炉唇边缘较宽,釉色自然,甚负美誉。

元代的香炉不仅继承了宋代的风格,而且品类相较宋代更为繁多,以中小型香炉为主。这时比较有名的是湖田窖香炉,出产的香炉通体胎质坚硬腻白,釉色滋润而不透明。明代时候的香炉以瓷质且尤以青花瓷为主,明嘉靖青花香炉,出现了色彩斑斓的五彩瓷,五彩、斗彩瓷得到空前发展。清朝统治者侵略中原后,康熙时期祭祀风气盛行,乾隆时期景德镇将瓷器制作推向历史的最高峰。清乾隆豆青釉双耳三足炉,瓷质精细,釉色肥厚,里外满釉,光润匀净,如脂似玉,双耳自然连结,高雅又秀逸。

相关标签: 香炉雕塑 起源

河北玉海雕塑公司

版权所有:河北省玉海雕塑销售公司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微信

微信/电话同号 150-3119-9663 返回顶部
首页 顶部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