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级雕塑企业 重点推广单位

中国20强雕塑企业 315诚信单位

24小时服务热线

150-3119-9663
相关推荐:

石雕佛塔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0-04-24浏览次数:923次

石雕佛塔的前世今生塔,又叫佛塔,是集建筑艺术和和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佛教建筑物。因其造型精美,常用金银、玛瑙等加以修饰,内藏佛骨舍利,故又称宝塔。塔是中国建筑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典型表现,它是公元1世纪前后随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塔在印度原称为“窣堵坡”,或称“塔婆”,是埋藏或收藏佛舍利、经卷的纪念建筑。我国古代则通常把塔称作“浮屠”,是由台座、覆钵、宝匣和相轮四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物。转载请著名出处,玉海雕塑:http://www.yuhaids.com。

后来台座部分增高,而覆钵、宝匣、相轮相对缩小,传入中国后,称为塔,仍藏舍利或供奉佛像、佛经,还可以登临远眺。覆钵、宝匣和相轮安置在塔顶。我国最早的塔是木塔,北魏中期开始出现砖塔,继而出现石塔。隋唐两代,木塔已基本不存在了。佛塔自汉代传入我国以来,与我们民族的建筑和文化传统相结合,发展成为形式多样的中国佛塔,它们屹立于园囿、古刹之中,成为人们追溯历史的名胜古迹。

我国现存佛塔大多为砖石混合结构,全部为石质的塔数量不是很多。参照徐华铛所著《中国古塔》,将我国石塔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单层石塔,顾名思义,这种石塔只有一层。我国的单层塔大都建在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较多,塔的平面以正方形居多,六角、八角和圆形也有少量出现。现在留存下来的单层塔一般都是僧尼的墓塔,例如山东历城县柳埠镇神通寺的西门塔,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是全部用青石块砌成的单层塔。塔高13米,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7.38米,每面的中间开一较小的拱门;塔的上部是挑出的石檐,称为石叠涩,向内收为方雏形,顶部有方形须弥座,上面承托一座雕刻精巧的刹,由路盘、山华、蕉叶、相轮等组成;塔内中央是一个石块砌成的方形大石柱,柱前每面各有一个圆雕佛像,皆螺髻,面相生动,衣纹流畅。

四门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密檐式石塔:我国古塔的一个大类,这类塔大都是实心建筑,一般不能登临。隋唐时建造的石塔平面大都为正方形,到了辽金以后,八角形平面逐渐替代了正方形平面。密檐塔在我国北方比较多见,特点是下面均建有须弥座,底层塔身较高,以上各层塔身被压缩成很短,因此一般不设门窗,有的也只是通风的小孔。密檐式塔看上去显得高大雄浑,直立挺拔。

我国的密檐式塔,多为砖塔和砖石混合塔,全部是石质的密檐塔很少见。楼阁式石塔:我国古塔中最庞大、艺术水平最高、最普遍的一种造型,是将佛塔和我国传统的楼阁建筑结合,人们可以登上石塔凭栏远眺,也可以住在里面,因此,楼阁式塔的形式也更为美观。现存楼阁式石塔数河北省最多,其中尤以曲阳地区最突出,建造时间大多在南宋。

相关标签: 石雕 佛塔

河北玉海雕塑公司

版权所有:河北省玉海雕塑销售公司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微信

微信/电话同号 150-3119-9663 返回顶部
首页 顶部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