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级雕塑企业 重点推广单位

中国20强雕塑企业 315诚信单位

24小时服务热线

150-3119-9663
相关推荐:

人物雕像是体现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时间:2020-04-16浏览次数:1215次

中国的校园人物雕塑发展起步比较晚,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主席和工农兵为题材,高高在上、体量巨大,造型手法概括写实的校园中心广场雕塑,比如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许多大学设置的毛主席雕像。第二阶段中,以改革开放和教育事业为创作题材的校园人物雕塑,与前一阶段相比,其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形式创新和新材料使用上更为突出。第三阶段直到20世纪末期,出现了环境雕塑。校园人物雕塑体现出与空间的一种融合交替,突破了传统空间的约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雕塑。环境雕塑最大的特色是经过多种园林造景方式,使其自身与大自然中的植物、水以及构筑物等环境要素融为一体,相互衬托。比如厦门大学芙蓉湖区在湖心岛上设置的厦门大学“世纪的嘱托——陈嘉庚与学生”组雕,整个雕像与校园“嘉庚式”建筑、湖水、绿化等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而且体现了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园精神,校园雕塑达成为物化的精神载体,反映了校园特定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转载请著名出处,玉海雕塑:http://www.yuhaids.com。

人是环境的中心,又是环境整体的一部分,人、雕塑、环境的关系是一个互助并且循环的过程,人创造了城市雕塑,而环境给雕塑提供了“归宿”,雕塑因而成为联系人与自然的纽带。另一方面,环境借助雕塑语言更为深刻明确的思想观念,提升了自身的质量与品位,人又从环境中获得感受与体验、快乐与审美,在满足人们对环境需求的同时,城市雕塑也在不经意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人塑造了城市雕塑,雕塑也塑造着人。人、雕塑、环境建立了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校园人物雕塑与人、环境的互动,雕像体验和感知过程,不仅依靠视觉感觉,而且依靠触觉的体验,通过对人物实体雕塑的触摸感知,在雕塑与人相接触、相感应、相比较的过程当中,启发人们心灵浅层本能的情感反映,从而产生互动。比如山东大学闻一多“沉思”雕像,将雕塑人物和板凳相结合,在板凳出留出空位使学生在空位上,直接与雕像对话,感受、追溯名人的思想。西安交通大学“古韵新声“雕像运用了古代与现代的对话,将观赏者的思想引入雕像之中,达到人与雕像的互动。

河北玉海雕塑公司

版权所有:河北省玉海雕塑销售公司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微信

微信/电话同号 150-3119-9663 返回顶部
首页 顶部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