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级雕塑企业 重点推广单位

中国20强雕塑企业 315诚信单位

24小时服务热线

150-3119-9663
相关推荐:

第2章汉代马雕塑的造型演变

时间:2014-06-28浏览次数:4168次

继短暂的秦朝之后,汉朝先后经历了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9年)、东汉(公元25年一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拥有长达422年的历史。在此期问,髓塑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呈现出造型上的嬗变。总体而言,西汉前期的马雕塑作品在题材上多为兵马俑军阵场面,造型上明显继承了秦期马雕塑的艺术风格。马雕塑的型体比较高大,注重细节刻画,形象生动逼真,具有明快洗练的写实风格。在西汉中后期的墓葬中,反映追求生活享乐的各种马题材的画像石普遍被发现。此时期的马雕塑作品取大势去繁缛,常用高度概括的手法来表现主题,整体感强。东汉时期,马雕塑作品的造型艺术较前一阶段又有了进一步发展;题材更加多样,形式更加自由、奔放、旋动。

2.1秦代至西汉初期的马雕塑造型演变

史书记载,秦朝人的祖先曾靠养马、驾车得宠于夏商周历代帝王。从秦始阜陵的兵马俑陪葬坑内的考古发掘也可发现秦人对马的偏爱:在已发掷的啊坑内不仅发现了大量体型巨大、造型耪细的陶马,铜马,还发现了六七百匹殉葬的真马, 葶木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不同历史时期-5的艺术造型,反映了当时现实生活中马的形象。从造型原型方面来看,秦代马雕塑的造型以中原马种为原型,倾向于蒙古马或河曲马的外形特征。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本雄所说.“纵观我国青铜时
代的马,马的肩高虽遂步有所增高.但始终是不太高的蒙古马型。……再从殷周以及先秦以马为主题的其他艺木品来考察.大体上都是按蒙古马的特征塑造的,例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马,小屯2号墓出土的甲骨拓片.陕西眉县李家村出土的西周青铜驹,直至陕西临遣秦始阜陵侧陶俑坑出土的秦陶马,全部以头大、颈粗、躯长、四肢短壮的蒙古马为原型塑造的。

从造型艺术方面看,J下如《致广大与尽精磕I-一秦俑艺术略论》一文中所述,“秦朝的艺术思维.就其主流而言,理智多于热情,科学忐度多于艺木想象,技术性多于艺术性.外形特征的把握多于神态特征的捕捉,客观描写的准确性多于主观抒发的自由性。这是一种贯穿理性精神的崇高的美。”“l秦始皇陵出土的陶马极其写实,个体大、规模大、群体大、数量多。总体气势磅礴,戚武雄壮,但仔细看,此时马雕塑的造型还略显呆滞,缺乏个性,在个体型上的表现上稍显逊色。

与秦代马雕塑相比较,西汉初埔的马雕塑作品造型一方面“汉承秦制,从造型到制作工艺都继承了秦代马雕塑的造型特点。另一方面,融会创新,使汉马雕塑造型逐渐摆脱了秦俑呆滞生硬的形式特点,增加了多种新形态.使汉马形神兼备、宛然若生,越来越形成一种宽松欢洽的气氛,体现出越来越多自由浪漫的抒情性。下面分别对这两方面特点加以说明。

2.1.1汉承秦制

西汉前期陶塑.继承了秦代那种模拟现实,注重细节刻划的质朴的写实风格。例如从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初期兵马俑来看,汉初马的造型特征与秦始阜陵所出陶马相似,仍保持着蒙古马的特和写实主义的雕塑手法,形态比例匀称.头大耳长,脖颈粗短,四肢雄健,低身长躯,敦实强健。其体格结构、外貌秉性与秦兵马俑较为接近。

再如陕西省杨家湾出土的西汉早期陶制兵马俑,有“三干兵马”之称,出土之时震惊世界。其造型特征与秦始皇陵所出陶马相似,仍保持着蒙古马的特征,采用写实主义的雕塑手法,形态比例匀称,头大耳长,脖颈粗短.四肢雄健,低身长躯,敦实强健。只是进入西汉以后,像秦始卑陵瓶抗所葬赢如真入的大型陶俑,已成为历史上的绝响.杨家湾马俑的形体和规模远比秦马俑小得O。(如图3、图4)。

此外,汉马雕塑还继承了秦代马雕塑作品“模塑结合,塑绘结合”制作方法。无论是陕西杨家湾陶马雕塑,还是徐州斯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陶马雕塑,均是以套合相接成初胎,然后在塑造成形的表面加以彩绘制作而成。

2.1.2融汇创新

从文化的地域性讲。汉起自楚地,大汉王朝的建立者刘邦本人和朝中重要将相如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都是在楚文化的氛圈中成长的,均习楚俗。楚文化代表作如《楚辞》与北方汉文化代表作如《诗经》相比.这种地域艺术独特风貌是显而易见的。《楚辞》向往的是一种充满激情和丰富想象的感情世界以及自由奔放的生活。由于西汉初年宫廷文化中楚风盛行,因此汉马雕颦在承袭秦制的基础上融会创新,使作品造型逐渐摆脱了秦俑呆滞生硬的写实模式,转向生动精致、富有个性和生趣的浪漫主义时代新风;

2.2西汉中期至东汉时期的马雕塑造型

2.2.1西汉中后期

西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后,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各民族之问亦出现了比以lil『更为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正如法国著名汉学著作《丝绸之路》中所谈到的,“全世界的中国研究专家们部一致沿出,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和之后两个时代的造型艺术中,对中国马匹的描绘截然不同。”“l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更将西域大宛和乌孙良种马引进中原,使内地马的品种得到很大的改良.随之也使西汉中后期的马雕塑作品的造型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

张毒第一次出使西域返汉后,对汉武帝说“:大宛多普马,马汗血,其先天马于也”(《史记·大宛列传》)。公元前ll0年,张蓦第二次通西域,乌孙王遣使者数十人.带良马同张骞—起抵长安答谢汉朝。过了十年,乌孙王又派使者到长安,。以千匹马聘汉女”。得到鸟孙良马的汉武帝,如获至宝,遂赐名“天马”。公元前l04年,西域汉使说:“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示汉使”(《史记·-大宛列传》),武帝急欲得之,派人…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不料遭到拒绝。汉武帝大怒,即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两次兵伐大宛,得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余匹。”汉武帝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宝马,挥毫写下气势浩荡的‘天马歌》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九夷服。”(‘汉书》卷二十二《礼乐恚》),并且“……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云。”({汉书》卷六十一‘张骞传》)。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得到良马后,在河西等地设皇家牧场培育良马,并将西域马与中原马同牧.以改炱中原马的种群。典型如陕西茂陵出土的西汉鎏金铜马,己开始反映出西域人宛良马的形体特征:。头小英俊,颈长弯曲.腰围宽厚,躯干粗实,四肢修长,臀尻圃壮。”蝴据《扶南异物志》载:o大宛马有肉角数寸。”该铜马两耳问生有一角状肉冠.高过马耳,整体造型反映了大宛马对中国原
有马种改良的初步成果(如图5)。

2.2.2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的马雕塑作品在题材上由西汉时以兵马俑军阵为主.转为以供主人出行乘骑、娱乐的作品为主,反映着人们生前家居享乐方面一些观念上的变化,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情趣。其艺术形式在拂承和发展西汉写实和喻巧于拙的雄浑豪放的造型特征基础上.也展现出很大的发展。

总体上来说.东汉马雕塑作品由于夸张性突现了它们各自独特的栾性,而显示出一种豪壮浑厚的格调,在动势中表现物象的内在神骑。更加富有姿念表情的骏马呈现出激越动势之感,呈现出具有流动性、发展性、确定性的嫱变.使作品显示出一种一往无酊的力量和蓬勃旺盛的生机。为了实现改良马种那神骏不凡的气势,多把马塑成颈粗、瘦腹、挺胸、竖耳、腿足细长矫劲,昂首嘶鸣.四蹄似乎欲离地舞驰的形态。如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马踏飞燕雕塑便是此时期马雕塑造型的典型代表(如图6)。

东汉后期由于动乱使社会经济凋敝,丧葬日趋奢靡的风气被遏制,马雕塑的造型仍然承袭IEl审ll,但是数量犬为减少,其艺术成就也随之趋于衰落。东汉末落,西晋王朝建立以后,葬仪制度重新规定,随葬俑群也有了新的规范。马雕塑的形式特征由姿_忐生动转为比较呆板。西晋马俑普遍体矮腿粗,已无东汉时期陶马骏健的风姿。

相关标签:

河北玉海雕塑公司

版权所有:河北省玉海雕塑销售公司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微信

微信/电话同号 150-3119-9663 返回顶部
首页 顶部 电话